咨询热线:0757-81688980

栏目分类
联系我们
电话:0757-81688980
手机:18988636716
微信:18988636716
邮箱:2144366390@qq.com
网址:www.fshongshulin.com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桂澜北路南海万达广场SOHO公寓B座70
新闻详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亲子教育 » 认同——孩子跟父母的牵系难以说清(下)
认同——孩子跟父母的牵系难以说清(下)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10-24 03-25-48

越想不像,偏偏越像?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种认同往往不是由个体的意识所左右的,它有自己独特的选择机制。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驱动个体认同指向的动力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个体倾向于与环境中高度投注的人或事认同。


在个体生命的早期,高度投注的人常常是为其提供养育和保护的重要人物,如父母。


由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儿童会无意识地认同父母,父母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会不由自主地被内化到儿童身上。


在这个时期,有时候儿童想变成父母的愿望非常强烈,甚至能被自己意识到。


二、个体倾向于与攻击能量高度投注的对象认同(与攻击者认同)。


明明对手攻击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个体却会无意识地向其认同。


例如,一个儿子的行为变得很像曾经对自己施加暴力的父亲,就是其与攻击者认同的结果。


与攻击者认同的无意识机制是满足于分享对手具有的力量和荣耀。


在受到攻击的同时,无意识认同了攻击者的力量,通过与此对象认同,就会为自己提供同样的满足。


三、个体倾向于与丧失的对象认同。


对象的丧失包括对象的实际死亡、对象已死亡的幻想、与对象长时间的分离或永久分离。


重要人物的丧失对个体自我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与丧失的对象认同的目的是,无意识想通过令自己变成已经失去的人去否认对象已经失去的事实。


例如,失去母亲的女儿突然变得很像她的母亲。


所以我们说,认同的内在机制是复杂的,有时候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正是由于人们各种不自觉的无意识动机在背后的作用,才会出现“越想不像,偏偏越像”的现象。


不过这句话显然有某些夸大的情绪色彩在里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本想不像,但最终还是像了”;“我本想回避,但回避不了”。


你不像他们?这或许仅仅只是一种假象!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发现某些子女与父母的认同更加隐蔽,更加难以觉察。


就是说,有些行为我们仅从外表看不出它与另一种被认同的行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但只要我们探查其内在本质,却发现两者在骨子里仿佛如出一撤。


比如小时候父亲嗜赌,母亲伤心,家人遭罪。


儿子对父亲曾经深恶痛绝,长大后,儿子发誓不沾赌习,他也果然从不进赌场,连麻将纸牌也绝不玩。表面上并看不出他与父亲的赌性有任何相像。


但婚后他的妻子渐渐发现,丈夫的整个人生就如同处于一场巨大的赌博之中,他的生活充满了令人担心的赌徒般的冒险、侥幸、攻击心理。


这样看来,丈夫能够摒弃的仅仅是他父亲赌的外在形式,而深刻认同的恰恰是父亲赌的内在实质。


又如一个在父母的棍棒之下长大的孩子,非常愤怒父母小时候“毫无道理”的打骂,表示最痛恨不讲道理的人,表示一定不会打骂自己将来的孩子。


然后当某个适当的机会到来时,长大的他不知不觉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对别人的疯狂打骂和批判之中,不仅如此,他还擅长于非常快速地找出别人的“问题”(就是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以便对别人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


他本人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人类这么多陋习,有足够的道理需要我们出来主持公正。


这样看来,我们倒毫不怀疑小时候他的父母在打骂他的时候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道理”了。这种“有理有据”和那种“毫无道理”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如此看来,孩子与父母的认同是深刻的。


通过无意识的选择性认同, 客体某些特质内化为个体根深蒂固的东西,个体变得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相象,这种相象深远地影响着个体以后的人生。


有时候你想逃也逃不掉。


认识你自己,把握你自己的人生


那么,这种仿佛难以抗拒的“后天遗传”注定是不可把握,不可改变的吗?


这倒不尽然。


当这些认同仅在无意识层面发挥作用时,我们往往像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被动地走一条好像自己也不知为何会选择的道路,成为一个自己也不明所以的人。


但当我们能够把这些内在的认同提升到意识层面时,当我们学会了更加清醒、更加敏锐地体察现象背后的动力机制时,我们往往就能更清楚和更真实地认识自己,明了自己。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尝试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和有效地把握、选择自己的生存模式和自己的人生。


就是说,我们才有可能自觉自动地把我们想要欣赏的、想要认同的、想要继承的品质内化成为我们自我人格的一部分,同时把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从我们的内在分离出来,使之得到扬弃,成为一个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


作者: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中心督导咨询师  冼漪涟


佛山心理咨询,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佛山市宁静空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7003542号
技术支持:骏域网络
电脑版 | 手机版